陜煤建設韓城公司:點燃科技創新引擎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
時間:載入中...
2022-08-16 單位(部門): 韓城公司 作者: 時婷婷 點擊: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就能走好“發展”這步先手棋。近年來,陜煤建設韓城公司正是由于不斷加速“科技創新”步伐,通過完善創新體系,搭設創新工作平臺,加大科技投入,注重人才隊伍培養,加快科技轉化,不斷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成為了陜煤建設科技創新工作中的佼佼者。
 ;
大力構建創新平臺“主陣地”
“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路上,科技創新必不可少,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引擎,更是推動公司提質增效的關鍵方法。不奔跑就會落后,跑得慢就會被反超,公司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痹摴究偣こ處、副經理劉宇峰一席話點明了科技創新在韓城公司的角色定位,企業要想不被淘汰,科技創新至關重要。
加速體制機制創新。為鼓勵干部職工科技創新工作積極性,該公司按照“完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推進成果轉化、優化分配機制”工作思路,建立健全《科技工作管理辦法》《QC小組活動管理規定》等一系列制度,建立完善層次清晰、定位科學、分工明確、運轉高效的組織架構,制定科研項目研究計劃“作戰圖”,實行公司主管領導掛帥負責,業務部門負責人和基層項目部主要負責人牽頭督辦,科技骨干認真落實、積極參與的科研項目運行新模式,凝聚合力、集智攻關。
科研平臺是科技創新的主要陣地。為了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全體職工自處創新意識和技術業務水平,加大技能型、知識型人才的培養,增強創新工作人員的歸屬感,為科技人員提供共創交流的平臺,今年3月份,該公司“科技創新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該創新工作室主要圍繞工作目標,明確和提出創新課題,及時了解和掌握新技術、前瞻性、新理念、新辦法、新經驗等信息,收集各專業工作中的需求信息,發現工作中需要創新或微創新的課題,提出建議、推介好做法,加強日常的組織管理、項目跟蹤、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等工作。
在創新工作室里,經?吹皆摴究偣こ處、副經理劉宇峰和他的“精兵強將”們一同研討課題。他們有時對BIM建模過程展開討論、有時對QC的課題的選題進行研究、有時對制作好的模具進行驗收,發現好的研究課題經常連續好幾日都沉浸其中,不厭其煩地反復進行論證,這都是“家常便飯”……每天的創新工作室仿若“門庭若市”,足以能夠看出感受到這些技術“高手”、創新“能手”對于科技創新工作的熱愛及一絲不茍的態度。
 ;
打造科技人才輩出的“聚寶盆”
人才支撐科技創新,科技創新造就科技人才。一直以來,該公司多點發力,積極營造“人人都是創新主體,崗崗都是創新平臺,天天都有創新任務”的科技創新濃厚氛圍。
人才培養為公司向好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該公司秉持“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靈活用人機制,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的培訓方式,將懂技術、有經驗的能工巧匠、創新達人、“草根”專家請上臺當老師為職工講技術、傳經驗,不定期邀請行業專家舉辦專題培訓、開展科技創新工作經驗交流會,全面搭建學習成長平臺,讓科技人才相互“切磋”,使專業技術人員“拿起鼠標能畫圖、站在講臺能授課、遇到難題能攻關”,在理論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基礎上開展技術創新,滿足施工生產對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
該公司建立了“以創新工作室為龍頭,項目部技術人員為骨干,工程項目為載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圍繞重難點工程開展科技攻關,注重原始創新與集成創新的結合、互聯網+技術的結合,培養了一批行業一流技術人才和創新團隊。
如何激發科技人才創造積極性,讓其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該公司加大創新成果獎勵力度,在對職工個人創新成果進行評比獎勵的基礎上,從成果科技含量、產生效益、推廣價值等多方面綜合評價,根據創新“成績”進行獎勵。在為技術尖子發“紅包”的同時,還將他們納入中層干部及先進個人的“后備名單”,用事實說話、讓有才能、有想法的“能人”們通過創新成才、成名、獲利,真正實現人生價值。
如今,該公司的技術能手、優秀人才在生產一線綻放光彩,他們也成為該公司最耀眼“科技明星”,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向全體干部職工證明了有技術就是吃香,有貢獻就能得到實惠。
 ;
鋪就科技成果轉化的“快車道”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為該公司安全高效生產帶來連鎖效應,成為驅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警戒區域防誤入系統研究》課題是該公司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第一個科技研究項目,備注大家關注。
據該公司安裝第五項目部黨支部副書記、副經理呂鵬介紹,在6月“安全生產月”施工期間,該項目部一線職工針對高空作業、吊裝作業臨邊警戒區域安全監管工作,提出了現場管理人員有限、外部人員闖入施工危險區域的問題,引起了項目部的高度重視。
作為項目部科研工作的“帶頭人”,他時刻保持著科技創新工作研發的“敏銳度”,第一時間抓住了QC課題研發的信息點,迅速成立了調研小組,開始了實地勘察調研,經過商討最終擬定了《警戒區域防誤入系統研究》這一創新課題,研制一套聲光警示系統。從設計草圖、研究工作原理、挑選配件、芯片、支架接線、系統運行推演、原理驗證到樣機制作,每一步呂鵬都嚴謹細心,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驗收過程中,該樣機獲得該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職能部室驗收人員的一致好評,并大力推廣使用。
“科技成果只有轉化應用,才能實現真正的價值,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公司及領導的認可并加以推廣使用,研創的過程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呂鵬滿臉自豪地說道。
據悉,《警戒區域防誤入聲光警示系統》完成定型后,含電源單件重量小于7.5kg,高1.2m,系統整體設計簡潔美觀,使用方便靈活,安全可靠,反應靈敏,適用范圍廣泛,降低了施工現場安全風險系數,保障了職工生命安全。
對于成型的科研成果、創新成果,該公司加快應用推廣,以創新引領創效、以創效推動發展。在韓南韓北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安置房DK1)工程施工中該公司實踐運用了《智慧工地建設應用技術》《“揚塵監測、噴霧聯動”裝置的研制》研究成果;在象山礦井南翼副斜井提升系統建設工程施工中,該公司實踐運用了《一種電動敷設電纜裝置的研制》研究成果;在榆陽物流園EPC總承包項目儲煤場鋼網架施工中采用BIM創新應用……不斷讓科研成果、創新成果服務于安全生產,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據了解,該公司近兩年來累計投入科技研發費用超過150余萬元,QC小組活動榮獲國家級獎項3項,省部級獎項11項;BIM技術應用榮獲國家級獎項1項,省部級獎項5項;公司職工創新成果上報164項,獲得獎勵共計75項,其中2項獲得陜西省職工科技節獲科技五小創新成果銅獎;1項獲得陜煤集團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分別獲得中國煤炭建設協會“五小”技術創新一類成果、二類成果。